永磁電機采用永磁體生成電機的磁場,無需勵磁線圈也無需勵磁電流,效率高結構簡單,是很好的節能電機,隨著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問世和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.永磁電機的應用將會變得更為廣泛。
永磁電機的發展歷史永磁電機的發展同永磁材料的發展密切相關。我國是世界上發現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并把它應用于實踐的國家,兩千多年前,我國利用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制成了指南針,在航海、軍事等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,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
隨著各種電機迅速發展的需要和電流充磁器的發明,人們對永磁材料的機理、構成和制造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,相繼發現了碳鋼、鎢鋼、鈷鋼等多種永磁材料。
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鋁鎳鈷永磁和50年代出現的鐵氧體永磁,磁性能有了很大提高,各種微型和小型電機又紛紛使用永磁體勵磁。永磁電機的功率小至數毫瓦,大至幾十千瓦,在軍事、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,產量急劇增加。相應地,這段時期在永磁電機的設計理論、計算方法、充磁和制造技術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形成了以永磁體工作圖圖解法為代表的一套分析研究方法。
與傳統的電勵磁電機相比,永磁電機,特別是稀土永磁電機具有結構簡單,運行可靠;體積小,質量輕;損耗小,效率高;電機的形狀和尺寸可以靈活多樣等顯著優點。因而應用范圍為廣泛,幾乎遍及航空航天、國防、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。